劉國亮,男,1974年8月生,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高級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建造師。長期從事巖土工程勘測咨詢服務及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主持完成各類地質、巖土項目數百項,其中包括鞍鋼營口海上基地項目、天津地鐵九號線、天津嘉里中心(超高層)、津濰鐵路及高鐵石雄線等勘測類項目,陜西南部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天津盤山山前地質災害預警監測等地災類等項目;天津站超深基坑支護方案論證、地鐵一號線南樓站漏水治理等巖土設計類等項目。獲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數十項。發表科技論文10余篇。
入選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閱卷評審專家、中海油集團評審專家庫地質類專家、天津市建科委科技專家、天津市工程勘察設計專家、受聘天津市勘察設計協會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繼續教育授課講師、天津市交通委專家庫巖土工程類專家。
主要承擔項目
1.主持完成天津輕軌二期(地鐵九號線)項目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天津市區至濱海新區快速軌道交通工程為天津市重點基礎工程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天津濱海快速交通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負責總體設計。該項目一期工程。從天津市河東區中山門至濱海新區,其結構施工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設計起點(DK1+006.38)位于天津市河北區中心廣場站,經天津站、海河東路及六緯路、光華路與一期工程設計起點(DK0+0.00)—河東區中山門(站)相連接。因此,二期工程的設計終點DK8+510.83為一期工程的設計起點,全線長約為7.5km。
2.主持完成鞍鋼營口港海上基地項目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該項目位于營口港鲅魚圈港,是鞍鋼集團擴大新產能及輸通道的重要基地,為鞍鋼的產業轉型和海上運輸通道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該基地包括陸地和海上兩部分,占地約1000畝,涵蓋了生產廠房、辦公大樓、倉儲設施、試驗工廠以及港口碼頭和海上圍堰等重要組成部分。
3.作為技術審核審定人,參與完成新建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1標段工程地質勘察。該高速鐵路項目橫跨津冀魯兩省一市的環渤海地區,其線路起點為天津樞紐的濱海站,終點為濟青高鐵的濰坊北站,沿途經過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市及山東德州市、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天津至濰坊鐵路不僅是我國高速鐵路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和引領平臺,對于實現“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宏觀戰略具有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作用。
4.主持完成新建石雄鐵路項目定測勘察8標段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新建石雄鐵路項目作為京津冀城際鐵路網的客運主軸之一,它不僅是京雄保石通道內城際客運主干線,而且肩負著連接雄安新區與石家莊及其周邊地區的城際客流運輸任務。此外,它還服務京津冀地區內部的內部旅客交流,特別是北京、天津及以遠至石雄鐵路沿線以及石家莊以遠邢邯地區。作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京石段的一部分,新建石雄鐵路對于完善京石通道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布局,以及在綜合交通網絡中發揮鐵路的骨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5.主持完成天津嘉里中心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該項目坐落于天津河東區六緯路西側,毗鄰海河東岸,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擬建物為一幢高663米的辦公樓、一幢32層的香格里拉酒店、三幢48層的公寓以及6層的裙房。整體為3-4層地下室與天津地鐵9號線相連,其中大王莊站部分站區設在地下建筑內。項目總建筑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該建筑群是天津南貨運站CBD綜合發展計劃中的核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