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山西太原,正在此間進行的第十六屆全國礦床會議,全國“探礦者”熱議如何實現高效找礦。 高瑞峰 攝
中新網太原4月3日電 (高瑞峰)全球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格局加速調整,如何實現高效找礦?
4月3日,山西太原,正在此間進行的第十六屆全國礦床會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高等院校、地勘單位等300余家單位的“探礦者”,系統總結找礦突破的經驗和教訓,梳理學科前沿發展趨勢,分享成礦理論和找礦技術新進展。
上述會議33場專題論壇、667個學術報告,聚集礦床成礦領域前沿研究成果、礦床勘查和開發領域技術應用創新、巖礦分析測試新技術及其應用、大數據找礦預測理論方法、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新進展、全球戰略性資源發展趨勢等,旨在推動礦產資源高效勘查開發。
其間,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嚴光生介紹了《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十四五”總體部署》,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作《科技創新引領找礦突破》報告等。
當前,全球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格局加速調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消費國,石油、鐵、銅、鉀鹽等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礦產資源在發展穩定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加凸顯。
近年來,中國礦產勘查已從淺部轉向深部,從“找露頭礦”轉向“覆蓋區”找礦,從“低山區”轉向“高山—深切割區”,找礦難度不斷增大,亟須加強科技攻關,破解制約找礦突破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要重點關注和首先突破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的礦產資源及其成礦區帶,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實現關鍵理論與技術方法突破,推廣運用一批綠色、適用、高效的勘查技術方法,提升找礦能力和找礦效率,確保新發展格局下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山西作為礦產資源大省,已發現的礦種達120種。其中,煤層氣、鋁土礦等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金紅石、煤、晶質石墨等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五位。近年來,山西在地熱、鋁土礦、鐵礦、金礦、巖鹽等資源勘查方面取得突破。
“近年,山西探獲中國內陸中東部地區第一口溫度最高(井口溫度160℃)的地熱井,建成中國中東部地區第一座高溫地熱試驗電站,并發現省內首個巖鹽礦床,及大型石墨礦、大中型鐵礦等?!鄙轿魇〉刭|勘查局總工程師周繼華介紹。
針對“山西如何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一提問,毛景文表示,山西應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形成以礦業為基礎的產業鏈供應鏈,帶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周繼華表示,作為全省規模最大、專業門類最全、技術力量最強的地質勘查隊伍,山西省地質勘查局將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力度,加大找礦勘查力度,加強找礦理論和技術研究,深挖找礦潛力,力爭實現高效找礦突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