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紀委辦公室黨支部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按照局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要求和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活動的安排,引導全體黨員利用學習強國平臺開展音樂微黨課《黃河大合唱》,進一步重溫黨史。
1939年1月,年僅25歲的詩人光未然,率領“抗敵演劇三隊”由晉西游擊區奔赴延安,經歷了險渡黃河壺口的驚心動魄后,創作了充滿民族氣節和不屈斗爭精神的長詩《黃河吟》,六天之后,洗星海完成了三易其稿的劃時代音樂巨著《黃河大合唱》。國破家亡,人民就是抗日的汪洋大海,像黃河之水勢不可當,激昂吼唱的紅色歌曲,吹響了鼓舞中國人民抵御外侮的時代號角,激情磅礴鏗鏘有力的詩句抒發了抗日軍民強烈的民族氣節和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豪邁明快的節奏生動地刻畫了游擊隊員在前線英勇奮戰的壯麗圖景。
一首紅歌穿越時空,傳遞了國破家亡下億萬同胞頑強不屈、敢于奮斗、敢于勝利的斗爭精神,傳遞了驅逐列強、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傳遞了雄偉渾厚的氣魄與萬眾一心保衛家鄉保衛全中國的鋼鐵力量!紀委辦全體黨員在音樂旋律中感受到了初心、感悟到了力量,更加堅定信念,銘記初心與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做好精準監督、嚴格執紀,為地質二隊“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圖: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