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绷暯娇倳浉叨戎匾朁h員干部學習問題,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讀書學習”“做學習和實踐的表率”,并悉心教授“既要求知善讀,又要貴耳重目”的科學方法,為廣大黨員干部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學習本領提供指引。
仕者必為學。今日世界一日千里,知識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不學無從適應,不思無以應對。領導干部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勢必貽誤黨和國家事業發展?,F實中,有的作決策、辦事情不遵循客觀規律,盲目拍板造成嚴重失誤和巨大浪費;有的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新課題,理不清思路、打不開局面;有的對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穩定任務缺乏駕馭能力,工作沒有章法……因能力不足、無知無畏帶來的種種教訓,可謂深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黨員干部唯有自覺主動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始終跟上時代的腳步、勝任肩負的職責。
讀書學習,既要有強烈的求知欲,也要有善讀的千金方。對黨員領導干部而言,首先要把讀書學習擺在突出位置,將之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精神追求,始終保持如饑似渴的狀態,拿出“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哪怕一天擠出半小時、讀幾頁書,也要堅持下去,日就月將、聚沙成塔。同時也要看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讀書“既需苦學,還應‘善讀’”,學會用“巧力”。身處知識爆炸時代,各類出版物浩如煙海,網絡閱讀大行其道,海量信息魚龍混雜。領導干部工作千頭萬緒、日常事務繁忙,讀書更要有選擇、有重點,務須注意取舍,擇精取要,既不讓有害信息填充頭腦,又能日有所進、學有所得。
“善讀”之鑰在于“思”。讀書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把書上的死知識讀活、為我所用,離不開思考。如果只是機械地閱讀、被動地接受、簡單地瀏覽,沒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識也難以吸收和消化。讀書學習更不能不求甚解,甚至囫圇吞棗,那樣的話,就會抓不住實質、把握不住精髓。“延安五老”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終生學而不厭。在他看來,與其馬馬虎虎讀十本書,不如用讀十本書的時間老老實實去讀一本書。歷史學家吳玉章從大革命失敗和蘇聯求學經歷中,明白了“看書要仔細思考,還要和自己的生活行事結合起來,加以反省”,終成我們黨內較早能夠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正確處理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關鍵要“貴耳重目”。讀書學習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必須聯系實際、知行合一。西漢劉向在《說苑》中講,“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意思是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可靠,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腳踏勘可靠,就是在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毛澤東同志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善讀社會這部書”“向實踐求知”。領導干部在黨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身處關鍵位置,要作出科學決策離不開大量客觀、真實、有效的信息作支撐。必須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甘當人民群眾的小學生,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在耳聞、目見、足踐之中獲得真知灼見,形成正確思路,作出科學判斷。
沿著求知善讀、貴耳重目的道路,學之思之、聞之見之,廣大黨員干部終將學有所悟、用有所得,不斷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業績。(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