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遠慮后來之患,雖小事不可啟其端”,出自明代薛瑄所作的《從政錄》,其意思是應從長遠考慮日后可能出現的禍患,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能開不好的先例。這告誡我們要善于從小問題上看到“累積效應”帶來的大后果,治疾患于“未”、斷誘惑于“小”、拒貪腐于“始”。
重小處、重細行、重微末,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重要內容,歷代先賢早有論述?!顿Y治通鑒》中有言,“盡小者大,慎微者著”,指在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業;在小事上謹慎,才能建成卓著的德行功業?!逗鬂h書·陳忠傳》中寫道,“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薄痘茨献印た姺Q訓》有言,“是故積羽沉舟,群輕折軸,故君子禁于微?!倍荚趶娬{要謹慎對待小事小節,在細微、容易之處避危難之事。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豆茏印酚醒裕骸拔⑿?,大邪之所生也?!毙√幉恍?,“微邪”中往往隱藏著“大邪”,切不可因其小而掉以輕心。唐代陸贄嚴苛于己,深知拒腐于細小之重要,對分外財物分毫不取。時人責備他:“清慎太過,諸道饋遺,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彼麉s嚴厲駁斥:“利于小者必害于大,賄道一開,展轉滋甚。”北宋張詠在擔任知縣時,有一縣吏動用了庫房的一文錢。張詠便下令對那名縣吏進行杖責,縣吏很不服氣。張詠親筆寫下一張判決書:“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闭^,“不慮于微,始貽于大;不防于小,終虧大德”。因此,小節不保、終成大惡。嚴以修身,當慎獨慎初慎微,切不可忽視小處。
“不拿群眾一個紅薯”“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代代共產黨人將紀律規矩刻印在心,從小事小節中守起嚴起,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叭珖鴥炐愎伯a黨員”楊業功常常在舊報紙上練習書法,一次基層干部送來一些宣紙,被他拒之門外。他說:“越是權位重,越要在生活小事上防微杜漸。共產黨員的黨性陣地不能在一張宣紙上失守?!钡溁汲7e于忽微,黨員干部倘若不能謹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推杯換盞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丟掉了原則,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價值觀、權力觀、政績觀扭曲變形,人生道路難以走得堅實和長遠。
慮于微、防于小,杜于漸、作于細,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要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從點滴中完善自己,真正做到處事以公、守身以正、用權以廉、謀政以明。(廉潔文化建設,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